颠三倒四说诗词
谈论诗词,必须胸有诗词理论,我恰恰对诗词理论一窍不通。仅仅因为我喜欢诗词,这就是敢于谈论诗词的理由。虽然理由逻辑性不强,但说说学习体会,用来与爱好诗词又对诗词似懂非懂认识朦胧的朋友们交流,也无不可,同时也有向行家求教的目的在里面。
诗词很有意思,可以说是一种老少皆宜、人人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。特别是我们的传统诗词,更有一个怪现象:年龄越大,越喜爱。很多退休同志都喜欢把写写诗、填填词作为自己退休生活的一部分,用以陶冶性情,获得乐趣。
诗是世界性的,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民族,词却是中国独有。中国自己有传统的格律诗,有与洋诗相结合而生成的不讲究格律的自由诗,不管怎么说,都是诗,所以说诗是世界的;词,因为有自己早已形成的独特的格式,也就是词牌。其字多字少、句子长短、平仄押韵都有规定,所以说词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。这是我对诗词最直接的认识。
先说词。如果喜爱读词、欣赏词,那很方便,中国几千年有浩如瀚海的词作积累,欣赏起来妙不可言,它的妙处在于只要识字,什么人都可以欣赏,而且会有自己的理解。如果想学着填词,虽然难,也不是没有“捷径”,只要记着词牌名,再学一点平仄音韵,比葫芦画瓢,也可以填成一首词,至于词的内涵意境深浅,则在于日积月累的生活体验、文学修养、经验积累。所谓填词,我的理解就是词的格式是固有的、传统的、现成的,难在一个“填”字。
所谓诗,就复杂了。有现代诗和古典诗之分。现代诗也叫“白话诗”或者就叫“自由诗”。现代诗有很大成分来自于外国主要是欧洲。所谓“白话诗”简单的理解就是直白到与说话一样,其特点就是表现形式自由,所以也叫自由体诗。现代诗是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的产物。我对现代诗的理解更简单:就是废黜了“文言文”语境和格律束缚,用大白话写出来的诗。
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,中国传统的诗词淡出“民间”,至少不再是“普及教育”的必修内容,逐渐变为文人雅士的“后宫佳丽”。但是,传统的扬弃,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,中国传统诗词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中华民族的心里。所以,中国传统的格律诗词,在中华民族的心里仍然是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后宫佳丽无颜色”的艺术奇葩。
中国传统的吟诗填词,对平仄对仗格律音韵有严格的要求,有很多必须遵循的规矩。一首诗词佳作不仅要内容美,还要形式美,二者缺一不可。正因为这样的规矩框框,限制了它的传播性和普及性。
然而,因为它的天生丽质,才被人们钟爱与呵护。
自现代诗出现,诗就变得复杂了。中国的传统诗词,不管是古体、新体,都是“有章可循”的。由此可见,中国传统的诗词是可以学的,而且能学得来。虽然能学得来,却因为太难学,所以被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们暂时放弃。话说到此,无意间自圆其说地圆了本文开头的一个观点:“年龄越大,越喜爱。” 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始终萦绕在心灵深处,因为退休了、老了、闲了,有大把时间把玩了,心灵深处的诗词情节悄悄苏醒,开始读诗读词了。读着品着欣赏着,吟诗填词的兴趣复活了。
而现代诗的复杂就在于情是自己的情、景是自己的景,让人捉摸不透。今天的诗人很多很多,好像大部分都是写自由诗的,格调由自己定,皮鼓铜锣乱敲,不管读者读懂了,还是没读懂,听懂了还是没听懂,自己先陶醉其中,如痴如醉,疯疯癫癫,看世人谁能懂我!于是就有寻短见的诗人出来。我国传统的格律诗词只有美,能养性还延年益寿。
如此颠三倒四,但绝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,谁不喜欢自由?尽管现代诗、自由诗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规矩可循,学起来比较困难,但我还是试图学习,而且获得点滴收获。
自由诗有这么几个特点:
病句组合不是病句,有“病句”造成意境的跌宕起伏美;
叙述不讲逻辑就是逻辑,其内在关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;
可用标点符号,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,“点”随人意,诗人明白;
诗句的搭配很随性。一句诗的前半截可以放在上句的屁股,后半截可以放在下句的前头。断开有一种韵味,连起来又是一种意境;
整合自由随性。把整首诗的文字铺平了,就像一篇散文。把诗句叠起来排列,就成其为诗。
诗的意境大部分的结果是:诗人和读者各有各的理解。所谓引起共鸣,有一半是被反复误读,有一半是因为有传统格律诗的影子。
现代诗怎么写呢?说难真难,说简单也简单,就是诗人(包括你我)情感与灵魂偶然碰撞产生的火花,把这种感受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是诗。现代诗除了传播真善美、鞭挞假恶丑的必备规矩之外,没有其它更多的规矩。所以现代、所以自由、所以我写我心是也,这就是我的新诗“所以观”。
很多老年朋友对我国传统诗词情有独钟,我也没有例外,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,也越来越喜欢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种传统的文学体裁了。它的美学深不可测妙不可言!
说词。想学填词,必须熟记“词牌名”,各种词都有严格的词牌,词牌规定了这首词必须遵守的规矩,诸如字数多少、行数多少、平仄、对仗、押韵,有的词还规定某两句必许独立成楹联。不遵守规矩,词作就是失败的。
所谓的词牌名,其实就是古时候的乐谱。词牌本来是有“调儿”的,填上对应的词就可以唱出来。
词牌名到底有多少?大概在千条之上。可见,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词牌名都学会,都记在心里。所以,学填词,选好自己喜欢、适合自己情感的几个、最多十几个词牌名就够了。通过反复学习,反复实践,就会有收获。
传统诗的写法,常见的有五言、七言,这大概与人们的叙述习惯有关。也有三言、四言以及七言以上的写法。
学习吟诗填词,共同的特点是在技术上要过三关:平仄关、对仗关、押韵关。平仄主要是为了朗诵的起伏美。至于对仗,说来也简单:大对小,长对短,帅哥对美女,以此类推。传统的“平水韵”比较复杂,形成于宋代,后有完善。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“新韵”比较好理解也好学一些,但其中有“破坏传统”的成分,应该叫创新。简单地说: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一、二声为平声,三、四声为仄声。押韵虽然复杂,也可以一言以盖之:韵母相同即为韵。后来人们在实践中更简化了:前鼻音与后鼻音也可认为同韵,如此而已。
自从有了现代诗,人们对待传统的格律诗词不再有从前那么“敬畏”,写起来也自由得多了,但适当知道一些“规矩”,对欣赏、创作不无裨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