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弹短信——拾遗补缺的角色
2018-09-04 20:20:34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
    

因为手机的出现,歪打正着地、自然而然地生出了短信这个项目,它的优越性在于,当人们互相需要联系,但不需要细说,打电话又比较麻烦的情况下,留个言让对方知道也就够了,于是,短信活下来了,后来被不断完善,辉煌一时,其中短信拜年的热闹,人们记忆犹新。

手机短信的出现,看似简单,应该属于一场技术革命,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淘汰了手工信件和电报。至少让它们靠边站了。比如电报,现在只是在一些必要的场合才被拉出来做个道具,比如“明传电报”,无非是借用电报“快捷、重要”的特性,强调某件事重要而且必须快速落实办好,电报的形式成了一种姿态。

所以说,在笔者看来,手机短信是一届英雄。

微信的出现,因为它的优越性太多,短信便退居二线。

最近出来一个“子弹短信”,非常高调,看那名字,就有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!

其汹涌来势让我激动,因而积极响应,立即下载,安装到我的手机上,新旧对比,发现“子弹短信”不像主人宣传的那样,言下之意,似乎只要“子弹微信”一上阵,所有对手都得“万马齐喑”,很快将要取代什么、什么、什么。

玩了几天,恰恰相反,在我看来,短信,是通信联络手段的一个革命,没法否定它的历史价值。短信如同蝌蚪,而微信是短信的嬗变,由蝌蚪变成了青蛙王子。而“子弹短信”则既不像蝌蚪,也不像青蛙王子,更像一位老主人用惯了的老佣人。

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它发微信快,不管对方是不是“子弹短信”用户,只要互相手机有对方电话号码就可以,且又有文字与语音转换功能,适合于老眼昏花的人群(大概设定在退休前夜的59岁以上,下同),“资讯流”栏目,更适合爱关心国家大事的老年人,它专发热点,给老年人提供了阅读方便。至于要与余额宝联盟之类的说法,老年人对此不屑,因为大部分不太使用微信支付、理财、收付款、订机票、火车票、宾馆之类,这类事大部分都委托子女办了。

而微信的主流部队不一定会转向“子弹微信”,因为里面没有看到有比微信更优越的地方。但却有一个硬伤,那就是安全责任几乎都是用户的。

我属于“59岁”以上群,我更看重的是“资讯流”,这一点比较实用。实话说,微信在这些方面可选范围更宽广,但老年群体不善于点来点去,不如“资讯流”来得快。至于“收藏流”栏目,不是什么新鲜东西。无非就是又添了一个孩子,必须起个名字而已,重名肯定不行。

所以“子弹短信”的出现,不是什么坏事,如果把营销对象定位在“退休前夜的59岁以上”人群,一定大有市场,红红红红火火火火一阵子是不可避免的,赚个盆满钵满也是免不了的。

我的理解,“子弹短信”的独特功能正好介于短信和微信的中间地带,做个拾遗补缺的角色,其策划也不算失败。

老年人将是“子弹短信”的追星族!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